当前位置: 首页
政协委员为雨污分流改造献良策
发布时间: 2023-03-20 预览次数:

      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是推进南昌水环境治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群众十分关注的民生工程。1月9日,市政协采取“1个主会场+10个分会场”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凝心聚力,打好南昌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攻坚战”专题协调会。在专题协调会上,政协委员们在活动现场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排水问题以及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进行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中旬,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与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等5个城区政协课题调研组,采取“视察+座谈”“分散+集中”等形式,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就我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情况看现场、察实情,进行实地调研,在居民群众中征求意见建议,专题调研组汇总梳理出《南昌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建议:



  择优选择增设污水提升泵站



  良好的水环境是城市供水、排水、防洪、调节温度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也是彰显人文生态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市正在开展水环境攻坚三年行动,围绕排水单元源头治理、合流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和分流制区域错接、漏接、混接整治等措施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效能,部分已建成的水环境整治工程均发挥了较好功效。”市政协委员傅鸿斌建议,积极加强截污管网建设,完善截污系统,确保污水输运进入污水处理厂;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择优选择增设污水提升泵站,尤其是针对天然地势较低的区域,要确保污水“有出路”,避免因低洼区域污水漫流混接进入市政雨水管网而污染水质。此外,傅鸿斌还建议,进一步优化移交管护程序,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河道及初雨截流系统,适时采取补水活化措施。



  “初期雨水即降雨的前15分钟雨水,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如果随着雨水管网进入地表水系,将造成水体污染。”市政协委员胡建明建议,为解决初期雨水直接排放,“小区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既要抓源头建设,同时要关注各小区汇合管网总管建设,防止发生下游总管不畅导致通流能力不足。”



  胡建明建议,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参与度,要让居民知道为什么要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怎么做,雨污分流改造后对居民人居环境有哪些改善等。



  建立城区雨污分流巡查监管制度



  “南昌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关乎民生民心,各区、街道、社区应充分利用宣传单、小区宣传栏、报纸、媒体等载体,加强对雨污分流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市民对雨污分流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市政协委员刘庭忠建议,建立城区雨污分流巡查监管制度。城管、社区等单位应在统一安排下,根据各自工作范围加大对沿街、背街小巷、居民楼管网等巡查监管力度,对存在雨污合流、污垢堵塞等问题及时进行登记、上报和处置,做到发现一例、处置一例,确保污水不入雨水系统。



  南昌市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可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有效减少污水对天然水体的污染,既能改善城市水环境,又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是一项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广大居民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耐心,多一分支持。“我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体量大,想要顺利有序推进工程进展,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坚持听民声、纳民智。”市政协委员罗琼建议,雨污分流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统筹安排,如有封闭施工,提前告知相关区域老百姓出行的调整,及工程改造所需时间,把好事做好。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工作措施,如在小区内设置工程咨询台,现场解答居民疑问、听取居民建议;上门发放工程联系卡、调查问卷,方便居民反映问题,及时了解居民诉求等,“这些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消除居民的顾虑,争取居民的理解支持,为施工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举措:



  设置点位监测雨污分流成效



  “针对政协委员们对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中涉及交通改造如何把影响降到最低的建议,市交管局将协同施工单位按照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安全有序的基本要求,结合施工进度安排,分片区、分阶段、分道路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加强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畅通。”市交管局副局长曾鸣说,坚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目标,对占道施工的路段、点位和时间节点等科学评估,根据管网建设的分布情况,合理安排道路占道施工,确保施工占道时间最短、占用面积最少、交通影响最小。



  曾鸣说,市交管局还将根据施工道路实际情况,通过规范设置施工围挡、错峰错时施工、增设施工便道以及采取交通微循环等措施全力缓解交通压力,提升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加强交通出行宣传引导,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尽量避开施工区域通行。



  “针对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强监测,计划以行政区域为边界、以污水提升泵站为重点,设置监测点位,对雨污分流成效实时监测,为雨污分流攻坚提供技术支撑。”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章美良说,溯源排查方面,将运用无人机航测、无人船走航、人工徒步、专家质控等多种方式,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



  “智慧监管是城市管理、水环境提升的重要解决手段,根据《南昌市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智慧水务平台建设是其中重要建设内容之一,目前市排水公司正在搭建排水智慧监管平台。”市城市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我市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数据云等新技术,进一步完善排水智慧监管平台的功能,并尽快投入使用。(黄晓敏 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海燕)



特别声明:该文章系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